top of page
作家相片蔡宜軒 心理師

疫情期間,親子關係面臨危機怎麼辦?

已更新:2021年9月3日

宅在家期間,家人相處時間多摩擦也跟著多

疫情緊急升溫,許多家庭生活步調都被打亂。共同相處時間越久,無論是家長和孩子、或孩子之間,爭吵頻率也容易因此升高。不能隨意外出的限制,讓孩子無法盡情放電、家長心中悶氣越積越多,每個人心中情緒越來越滿,也越來越忍不住脾氣。

在華人文化中,我們常把「忍」當作值得讚揚的美德(林以正, 2011; 陳依芬, 2011),但有研究指出,忍耐壓抑會導致溝通中斷、不利建立關係,也會使壓抑者血壓上升,產生對身體的傷害(Butler et al., 2003)。作為家長,對孩子們的爭執、反抗,究竟該忍還是不該忍呢?

在風暴中如何調節家長心中翻攪的情緒

台灣大學心理系教授陳依芬與其團隊,針對國人常見的忍耐方式進行分類、研究,結果指出:能交互使用「直接向對方表達情緒」及「同理式忍」的人們,在調適情境及自身情緒上的表現最好。所謂的「同理式忍」,指的是一個人在忍住情緒的同時,也能同理他人,試著理解雙方之間差異性,發揮同理心體會或欣賞彼此不同的心情或立場。(陳依芬, 2011)

我們可以運用上述發現,規劃出和孩子溝通、相處的方向。家長在居家教養孩子時,可以適時向孩子表達自己的不安、擔心、憤怒,讓孩子看看大人如何表達情緒、調整心情,也避免家長陷入時常壓抑的困境之中。如果家長不停壓抑內心的情緒、或轉頭不理會高漲的情緒,可能會將不滿越堆越高,直到理智斷線分而做出更失控的反應。

另一方面,家長可以站在孩子的立場,試著同理孩子對疫情無法理解,所產生的疑惑、不安、與焦慮。當我們能站在孩子立場理解孩子時,也許會發現,孩子在家中的胡鬧、爭執,除了爭取家長關注之外,可能也在幫家長表達對整體環境的不安,及內心的躁動。當家長能用更多元的角度理解孩子,對孩子的怒氣,也許就能更健康地忍住情緒、獲得調適及安定。當家長安頓好內在複雜的心情,和孩子的溝通也許會有更好的成效。




怎麼跟孩子溝通停課、疫情的影響

國小以上的孩子,已經聽得懂新聞報導、家長老師的勸導,在理解停課、疫情上應該沒有問題,家長需要費心的部分可能是,如何協助孩子規劃在家學習、在家休息的行程安排,讓孩子宅在家也能有固定的作息。建議家長可以和孩子討論,擬出一個孩子能遵守、家長能安心的計畫。

國小以下、學齡前的孩子,對於疫情的擴散、停課造成的行程更改,可能會有許多不理解及疑問。家長太過詳細的解釋,反而會因為孩子聽不懂,造成孩子更多不安及焦慮。家長若觀察到孩子表情呆滯、皺眉癟嘴,也許就是孩子用行動表達聽不懂的訊號。這時,家長可試著簡化說明的內容,例如:「外面現在細菌、病毒很多(伴隨生動手勢),如果病毒跑到身上,可能會肚子痛、要看醫生、打針吃藥。這樣爸爸媽媽會很難過心疼唷!所以要在家裡保護自己。等病毒少一點我們再回學校找老師。在家裡我們可以....還可以.....」以孩子容易理解的範圍說明後,將孩子的注意力轉回在家中可以做的事情上。

疫情後能留下什麼在親子之間?

這波疫情的影響力,超乎了許多人的想像,帶給許多人生活上的不便及身心上的痛苦。除了積極防疫、控制疫情的影響力之外,幸運保持健康的人,可以藉著這個機會,陪伴家人、認識自己。和孩子一起烹飪、畫畫、跳舞運動、玩辦家家酒,都是和孩子創造美好回憶的機會。每天安排時間和孩子聊聊內心話,交流彼此對今天的感想,規劃明天更值得期待的行程。在和孩子討論、合作的過程中,孩子感受到家長的陪伴、關注,也能學習到安排生活的能力。相信這些陪伴及日常的學習,在疫情趨緩、回歸正常軌道後,能在親子關係中留下許多值得留念的片段。

參考文獻

林以正, 黃金蘭, & 李怡真。 (2011)。進退之間的拿捏: 忍的情境變異性與心理適應。 本土心理學研究。(35),57-100。

陳依芬, 黃金蘭, & 林以正。(2011)。 忍的情緒調控策略與心理適應之關聯。本土心理學研究, (35),3-56。

Butler, E. A., Egloff, B., Wlhelm, F. H., Smith, N. C., Erickson, E. A., & Gross, J. J. (2003). The social consequences of expressive suppression. Emotion, 3(1), 48–67.

44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