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親密關係中,我們可能會在無意間把自己縮得很渺小,包含生活重心都在另一伴的身上,或者是凡事以伴侶為優先等,也許這麼做是為了盡力滿足對方的需要,但在關係中難免有委屈、受傷的時候,此時我們若下意識地把自己的情緒藏起來,以避免對方感到負擔或麻煩,久而久之,自我矮化的心境與做法,很可能會讓我們與另一伴陷入疲憊的循環,雙方都可能感覺到越愛越累。
這篇我們將與各位一起來看看,在親密關係中四種常見的自我矮化事跡,來幫助自己先透過辨認與覺察,檢視個人在關係中常出現的自我矮化模式:
1.「負向評價自己或伴侶」:習慣評價自己和他人,也許是自身有完美主義,認為自己怎麼做都還很不足、不夠好;有的則是對伴侶有都多的要求,總是難以看見對方的努力,因此無止盡抱怨對方,彷彿對任何事都不滿意。
2.「卑微化自己」:我們有時會把自己在關係裡的地位放的很渺小低微,凡是優先考量他人、委屈自己,無限放大、顧全他人的想法,再試圖合理化一切,例如認為對方很需要也很享受自己的服侍與照顧,若不繼續這樣服侍對方,可能被嫌棄,一方面覺得自己很累很委屈,一邊又覺得自己不得不那麼做。
3.「不安的自我對話」:例如內心時常冒出:「對方是不是討厭自己?」、「關係真的可以長久嗎?」、「自己真的值得被愛嗎?」等等的懷疑式問句,不論對關係、對伴侶,甚至對自己其實都是抱持懷疑的。
4.「災難化的思考」:在沒有足夠證據的情況下,篤信事情一定會發生最糟糕的後果,預先設想災難性的結果,習慣自己先嚇自己,也可能因此讓自己更不安,或讓對方覺得自己不被信任。
談到以上這四種常見的自我矮化關係模式,需要澄清的是,上述的幾種狀況,不代表有上述狀況的自己是糟糕的,反而是該理解到,在某些情況下,這些模式確實也具有功能,某些角度而言,自我矮化也許能幫忙我們獲得另一伴的聯席,或者激發對方對我們的保護慾,或許在某些情況下,自我矮化的關係模式,確實也為你帶來某些好處,但同時,我們也需要思考,上述這些關係模式,是否也帶來了其他困擾?尤其需要覺察,這些模式是不是成為我們與對方相處時的習慣性想法或反射行為,使我們的親密關係不斷輪迴在卑微地等愛卻不滿又委屈的疲憊循環裡呢?
下一篇,我們將與各位分享幾點小提醒,讓我們有機會在自我矮化的關係裡,能夠自我救贖。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