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洪聖緯 實習生

我們可以讀懂夢嗎?淺談夢的功能與意涵

撰文|洪聖緯 實習心理師

審閱|陳盈吟 諮商心理師

不知道大家上一次做夢是什麼時候了,是昨天、上週、還是上個月的事了呢?而夢的內容又是什麼呢?有一些常見的夢境內容,例如夢見自己被追逐、墜落、飛行、夢見自己在一個熟悉的場景、夢見自己在陰暗的空間…。對於夢的解釋,仍有許多的討論空間,但不論是哪一種夢,或許都曾在某時某刻給我們帶來重要的意義,也正因為夢的不確定性,才讓其如此神秘又魔幻。


許多人應該都聽說過,夢反映出我們潛意識真正的渴望,不知道大家是如何解讀這句話的呢?難道夢裡面那些荒誕、光怪陸離的內容,都是內心其實很想要去做的嗎?按照心理學家榮格(Carl Gustav Jung)的看法,其實夢只是讓我們用一種很隱晦的方式,去貼近、去看見我們平常較難面對的那些害怕、焦慮的事情。比起反映出我們內在的渴望,夢更像是在「提醒」著我們,告訴我們即將到來的危險、壓力事件、甚至預示—也就是突然在生活中看見某個場景,心中很確信自己曾看過這個畫面,似曾相識卻又不知道在哪裡見過。若相信夢是有功能的,那麼夢就有非常多種功能,也許不太容易去捕捉它的意義,甚至一個夢可能包含多種意義。榮格將這些夢的功能稱作是一種「補償」,藉由讓我們看見在夢中完全不同的、不熟悉的自我,開始能夠在心理上認識這個自我,藉以恢復心理平衡。也就是在看見自我的不同面向後,能夠有整合的機會。而所謂的整合,其意涵類似於看見、接納這樣的自我,不再否認與抗拒。


那麼我們如何捕捉這些夢的意義呢?有下列幾種方式:

1. 深入、貼近夢的脈絡,尋找最有印象的部分

在做夢之後,回想夢的內容,找到在夢境當中最印象深刻的部分,仔細地看看這些部份的特徵是怎麼樣的?是美麗的、感動的、冰冷的、恐懼的、高興的、麻木的……。可以嘗試用一些形容詞去描述,來逐漸對這些夢的內容有更清晰的理解。


2. 保持客觀、了解夢與夢者的關係

每個人的夢都是獨特的,在理解自己或他人的夢境時,要在保持客觀的同時,理解夢跟夢者之間的關係。並非以自己的價值觀去判斷這個夢想要告訴我們什麼,而是基於我們對夢境內容、以及對夢者的認識,嘗試尋找關聯性,找出對夢者來說,具有特別個人意義的部分。


3. 讓夢境意涵持續擴大、貼近生活

找到這些特別的、具個人意義的夢境內容後,可以嘗試再將這些內容擴大,跟自己的個人生活做連結。例如可以觀察這些夢的內容,是否有讓自己聯想到最近發生的事,像是工作、家庭、感情等。夢中的角色讓自己想到了誰、出現了什麼樣的感受等,這些都有助於讓我們在心理上覺察、貼近自己的內在自我。


由於夢境的意義複雜,上述方式只能夠讓我們很簡單的去嘗試與體驗,很有可能在如此做之後仍沒有辦法理解夢想要告訴我們什麼,也很有可能我們所擴大的夢境內容並沒有讓我們聯想到近期的生活事件。不過藉由夢進行內在覺察的過程也是一種認識自我的練習,不論這些夢讓自己想到了什麼,都能夠提供自己機會,觀照自己的內心,或許會有不同的體悟。




〔照片 :Anamaria Campbell(Getty Images),連結:Canva〕




參考資料:

陳昕(2018)。榮格取向夢工作促進自性化歷程。諮商與輔導,396,34-37。

1,422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