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吳念珈 實習心理師
審閱| 蔡宜軒 諮商心理師
每當你被噩夢嚇醒時,躺在床上揉揉眼睛,這才意識到原來是個夢、心裡慶幸著還好是夢,接著你可能不禁開始想為何自己會做這樣的夢?是不是壓力太大、和伴侶的感情觸礁亦或者心裡對那個人身懷恨意……,然後默默打開手機搜尋「夢到…什麼意思。」以上可能是每個多夢的人所熟悉的經驗,奇幻、弔詭、毫無邏輯的夢境時常在睡夢中拜訪我們,究竟人為何會有夢且夢又想要表達什麼。這篇文章將淺談夢境的運作、功能以及可以如何開始嘗試接觸夢境。
被我們壓抑的部分,只有在睡夢才能肆無忌憚地出現
「如果社會不能提供,自己就會在夢中製造,以彌補這項缺憾。」------Anthony Stevens,《大夢兩千天》
在榮格的理論中,夢境具有補償的作用,夢會強調有別於我們意識的另一面,期待能藉此維持心理內在的平衡。一般來說,我們在了解一個夢境時會從兩個面向切入,一是夢境中的人事物之隱喻、象徵下手,榮格認為普世人類具有共通的基礎和概念,稱之為「集體潛意識」,對於特殊的人事物可能具有其普遍性的象徵意涵,如水代表情感與情緒、大象象徵智慧、樹代表生命力、地下室代表潛意識等。另外,二則是需要回到個體的獨特性,除了象徵之外,每個人對於不同的人事物有可能因經驗不同而有其解讀與聯想,因此探索夢者對於某個人或物的想法與感受就變得很重要,如此一來才能真的讀出夢境所欲傳達的訊息以貼近夢者的生活經歷。
圖片來源:Pixabay圖庫
夢境世界如浩瀚宇宙,如何開始探索之
首先,第一步絕對會是開始注意到自己做的夢,建議夢者可以透過錄音、文字、繪畫等記錄夢境內容、時間及感受,若行有餘力,可以紀錄近期的生活概況與重要事件以做為讀夢的脈絡。實際上,光是紀錄夢、嘗試感受夢境帶來的深刻印象就能對我們的內在產生療癒性。若仍想進一步探索之,可以閱讀夢境探索的相關書籍或是參與讀夢團體,此外,也能尋求夢境探索專業的諮商心理師進行晤談以深入地探索夢境欲表達之意義。
參考文獻:
薛絢譯(2006):大夢兩千天。台北:立緒文化出版社。
コメン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