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吳念珈 實習心理師
審閱| 蔡宜軒 諮商心理師
今年10月在影音串流平台netflix上映的《女傭浮生錄》引起全球廣大迴響,也引發社會大眾關注情緒暴力的相關議題。劇情描述女主角艾利克絲在歷經丈夫酒醉砸玻璃後倉皇地帶著女兒逃離丈夫,就此展開一段顛沛流離的遊牧生活,為求在法律和生活上提供女兒穩定的溫飽和居所,女主角到處擔任清潔女傭維生,這些經歷與見聞意外帶給女主角改變人生的機會……
不只是身體有傷疤才是暴力,心理受傷也是
精神上的口語或情緒暴力經常出現於親密關係暴力中,相較於肢體暴力,單純的精神暴力不會對身體外表造成傷痕,不過仍會對心理留下深刻的傷害,實際上,精神暴力的發生率高於於肢體暴力,然而,在實務上對於親密暴力的防治,仍主要是以肢體暴力為重(林宜詩,2014),而情緒暴力是親密關係暴力中容易被忽略的暴力類型之一。《女傭浮生錄》劇中女主角在第一次逃離家中找不到居所,萬不得已到了社會服務處求助時,當下無法認知原來自己所受到的精神暴力也是種家暴。
社福人員:「妳要報警嗎?現在不算太遲。」
女主角:「我要怎麼報警?要說什麼?說他沒有打我嗎?」
社福人員:「妳沒有薪資單,無法申請過渡性住屋,但家暴庇護所還有床位。」
女主角:「我不想占用真正受虐的人的床位。」
社福人員:「真正受虐是什麼意思?」
女主角:「被打到受傷。」
社福人員:「那假受虐是什麼?恫嚇?威脅?」
圖片來源:Pexels圖庫
「他應該不是故意的!」:為什麼我們離不開傷害自己的人
《女傭浮生錄》家暴庇護所負責人對女主角說:「這種事常有,她們回去的比沒回去的更多。大部分的女人要嘗試7次才會終於斷開,這是丹妮兒第3次來這裡,而我,試了5次。」。
面對親密伴侶對自己所造成的傷害行為,人們時常難以第一時間就意識到該舉止是種暴力,特別是精神暴力更難以辨識,這些行為很可能被受害者界定為溝通困難、意見衝突而認為對方可能是不小心的,因此在對方誠懇道歉、再三保證不會再犯的情境下,受害者可能一再重複地原諒對方(姚淑文,2009),因為要承認自己受到家暴可能是種自我價值的否定,還有欲切斷兩人緊密的親密關係實在太痛也難分難捨,使得親密關係暴力關係容易不斷陷入暴力循環中。
參考文獻:
林宜詩(2014):親密關係中精神暴力受害者求助正式體系的經驗探討。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學位論文,1-114。
姚淑文(2009):親愛關係暴力校園宣導及處遇工作-以初期暴力之二級預防介入觀點探討。家庭暴力與性侵害防治實務工作研討會,192-218。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