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吳姿瑩 實習生

孩子,你怎麼那麼愛唱反調?(2~4歲孩子)

已更新:2021年9月2日

身為家長的困難及付出

從孩子誕生在世界上後,家長犧牲睡眠時間、犧牲玩樂時間及金錢,讓孩子體驗到被照顧的溫暖。許多家長一邊工作一邊照顧孩子,給孩子優良的生活環境,孕育著對未來的希望。有時下班回到家裡,真想攤在沙發上放空滑手機,但孩子的呼喊聲、哭聲很快地把家長拉回現實,再累也得硬撐著餵飽孩子、調解紛爭。為孩子付出了這麼多,盼望的是孩子能惜福感恩,讓自己的付出有價值。來自不同家庭長輩的壓力及對孩子的期盼,更推著家長時常審視自己的教養方式。長輩喜歡給孩子吃零食、喝果汁,當家長無法接受進而反抗時,一場家庭風暴醞釀而成。只是單純地想要孩子健康成長,卻在每天的育兒生活中發現,人生比想像中困難,家長付出的不只是金錢、時間,還有各式各樣的妥協及犧牲。

孩子挑戰家長可能是健康發展的現象

教養孩子的生活中,常面臨孩子挑戰家長的底線,不論是要糖吃,或是不順孩子的意就大發雷霆,這些孩子胡鬧的場景,讓家長頭痛又失望。心理學大師Erikson(1993)在50多年前就提出社會心理發展理論,他提到2~4歲的孩子,其心理發展的重要議題為「學會自主獨立」,也就是說,這個階段的孩子開始學習「我是一個不同於照顧者的人」「我可以自己拿湯匙挖飯吃」這些生活中的經驗,會造就孩子如何看待自己,能否將自己視為有能力的個體。

在這樣的成長過程中,2~4歲孩子心中的疑惑會是:「我能不能成為我自己?」因此會用不同於照顧者的行為、違抗照顧者的命令,來學習自己是誰?我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例如當孩子拒絕照顧者的協助,堅持要自己穿衣服、穿鞋,卻發現沒辦法穿好時,心中會有「我怎麼會做不到!」的挫折感,這時孩子可能會用哭鬧的方式宣洩對自己的失望,這都是孩子學習自主獨立的過程,照顧者若能適時從旁給予協助或提醒,可協助孩子發展出健康的自我概念。照顧者應幫助孩子理解:你能做到很多事,但也做不到很多事,幫助孩子調整對自己的期待,對自己的狀態有更完整的理解。




理解孩子的同時也照顧自己

就算知道孩子挑戰家長是成長的一部分,但當孩子的挑戰過了頭,家長會面臨困境:很想對孩子大發雷霆,又擔心破壞親子關係、給孩子心裡留下陰影;但不回應孩子刻意唱反調的行為,更讓家長心裡抓狂,到底該如何教小孩才對?從心理學中依附關係理論的角度來看,孩子和照顧者的互動會塑造孩子將來如何和他人互動、如何依循自己心中的期待而調整言行舉止。例如:當孩子學會哭鬧就能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照顧者就會屈服時,孩子會用這樣的行為、甚至變本加厲地哭鬧來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這時照顧者要為孩子設下界線,讓孩子知道「你這樣哭鬧是要不到任何東西的」。

但並不是要照顧者對孩子大吼大叫,或用更強烈的情緒讓孩子恐懼屈服。因為當照顧者長久使用這樣的回應對待孩子,孩子心中會發展出自己就應該妥協服從,這樣的孩子容易屈服於他人。照顧者可以讓孩子知道「你這樣哭鬧我的耳朵很痛,因為耳朵痛,我要去遠一點的地方」離開孩子震耳的哭鬧聲保護自己的聽覺,但也不是轉身離開,孩子會學到:只要他冷靜下來,照顧者會在不遠處等他、陪著他。

真正需要家長練習的地方,可能是如何在這樣的混亂中穩定自己的心情,並堅定自己的教養立場。承認、接納自己身為照顧者,也有許多不懂、無能為力之處,用照顧孩子、也關心自己的態度、行為,示範讓孩子學習,如何接納自己的脆弱、力量,同時也照顧他人的需求,建立一種親密中能自主、自主中能親密的親子關係。

引用文獻

Eriksson, E. H. (1963). Childhood and society. New York: NOIrt. On.


17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